:::
焦點人物

【專訪國美館林明賢研究員02】「臺展風格」的鄉土認同與歷史見證

 上稿時間:2021/01/04   
【專訪國美館林明賢研究員02】「臺展風格」的鄉土認同與歷史見證

1927年10月28日,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隆重登場,揭開了臺灣美術史的新頁;2020年11月28日,「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連結起過去的美術時空廊道。

1927年至1943年,16年間,共舉辦臺展10回、府展6回,參展作品約有2,080件,目前已知尚存世者僅126件,國美館本次共展出其中83件,包含林玉山〈蓮池〉、郭雪湖〈南街殷賑〉、陳進〈野地〉、薛萬棟〈遊戲〉、陳澄波〈西湖斷橋殘雪〉、李梅樹〈小憩之女〉等名家名作,展現日治時期的臺灣風物、美術風格。

前文林研究員為我們簡單介紹了臺、府展相關背景,以及本次「經典再現──臺府展現存作品特展」展覽、「臺展復刻‧經典再現」圖錄出版,為何以「復刻」作為策畫理念。本篇則將聚焦於對臺、府展作品的觀察,除了畫作細節、臺展型繪畫風格如何形成,更進一步探究這批作品背後所代表的文化意涵。

 

「臺展三少年」與「臺展型」畫風的建立

臺、府展分為東洋畫、西洋畫兩部,初期審查員多為日人,之後加入臺籍人士(如:第六回的陳進、廖繼春)。東洋畫在第一回臺展時,因傳統的中國水墨被排除引發爭議,從此傳統中國水墨畫逐漸與臺展絕緣,而以自然環境寫生、反映現實所見、觀察正確、描寫細膩成為台展東洋畫的主流,而其中又以有「臺展三少年」之稱的林玉山(1907-2004)、郭雪湖(1908-2012)、陳進(1907-1998)等人的作品「符合寫生與反映現實的觀念」而獲審查員的青睞,屢次獲獎,他們的作品也成為其他參展者作畫的參考與仿效。

林玉山擅長描繪自然風景,列為國寶的〈蓮池〉為第四回臺展東洋畫部特選作品,日籍審查員鄉原古統稱之為「臺展典型佳作」,以寫生手法融合東方水墨及日本化畫的特色之表現,不僅是林玉山的經典之作,也影響了後來參展者的風格取向。

林玉山〈蓮池〉,第四回臺展東洋畫部,特選作品

圖:林玉山〈蓮池〉,第四回臺展東洋畫部,特選作品。

郭雪湖頗具大膽實驗的精神,對一草一葉、一樹一花都精細描繪,用濃豔的色彩和別緻的線條描繪物象,展現出細膩精緻的臺灣風景,同樣影響深遠,其風格又被稱為「雪湖派」。

郭雪湖〈新霽〉,第五回臺展東洋畫部,臺展賞獲獎作品

圖:郭雪湖〈新霽〉,第五回臺展東洋畫部,臺展賞獲獎作品。

三少年中唯一的女性陳進,畫作題材多為仕女、花草等,於第六回臺展時被選為審查員。

「美術史的研究者一定直接面對(畫作),才能發現很多原作上才有的細節。」林明賢指著陳進〈野地〉這幅作品,「仔細看看,陳進是如何描繪仕女首飾的?」

陳進〈野地〉(局部),第八回臺展東洋畫部,入選作品

圖:陳進〈野地〉,第八回臺展東洋畫部,入選作品。

翡翠鑲金的手鍊,垂著兩個心型墜子,那是當時最為時尚的款式,陳進除了描繪出它的樣式、色澤,也用濃厚的金色顏料堆疊出墜飾的質感。

「可以看到陳進其實是非常寫實的畫家。」林明賢笑著解釋。「包含仕女所穿的服裝,上面的紋樣也都是當時最為流行的。」

這些為了臺展而創作的作品,漸漸形成了所謂的「臺展型風格」,因為是有評選過程的競賽型展出,這樣的風格或多或少回應了評審的喜好,在當時的報導中,也曾出現畫作太過單一的批評。然而這些畫法、風格,尤其是東洋畫部,在1945年政權移轉、時局變遷後,遂成隱流。

1946年10月22日國民政府在臺北中山堂舉行第一屆全省美展,分為國畫、西畫、雕塑三部。而隨著省展「國畫部」的設立,其後20年間展開了正統國畫爭論,中國的傳統水墨被視為「正統」,而臺展的東洋畫則被認為是「日本畫」,政治上的避諱,使得這畫種難以延續,只在少數幾個私人畫室裡傳承下來。直到1977年東洋畫才被林之助正名為「膠彩畫」,並且在1985年於東海美術系開設了第一個膠彩畫的課程。

現代化之下的新視野:凝視鄉土、自我覺察的寫生

在一個美術教育並不發達、社會對於藝術鑑賞的意識也不是很普遍的年代,這些藝術家即便沒有到日本留學,也還願意投入創作,許多人更是年復一年地參展,支持著他們的信念是什麼呢?

「寫生」又為何會成為臺、府展作品的一大特色呢?

林明賢認為:「那是一種對於新時代、新文化的認知與學習。」如果說,從前他們所學習的水墨畫,是在既有形式底下所展現的文人雅趣,透過臺、府展,這些畫家們開始接觸西方現代美術,透過美學與技法的學習,這些畫家接觸了「現代化」,而後重新回頭來看自己生活的土地、人群,從而形成特有的、全新的「視覺觀」。

郭雪湖〈寂境〉,第七回臺展東洋畫部,入選作品

圖:郭雪湖〈寂境〉,第七回臺展東洋畫部,入選作品。

畫家從具體人物、特定物件的描繪,轉移到對自然、鄉土的關注,這個視角轉換的意義,遠大於「日治時期臺灣地方色彩」的刻板印象,而是以新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土地。正如郭雪湖每到了一個新的地方,就會有新的表現手法;西洋畫部的李梅樹,畫作題材也由室內人物、靜物繪畫,逐漸轉移到戶外寫生,記錄著這塊土地上的生活。

李梅樹〈小憩之女〉,第九回臺展西洋畫部,特選作品    

圖:李梅樹〈小憩之女〉,第九回臺展西洋畫部,特選作品。

李梅樹〈觀日〉,第五回府展西洋畫部,推薦作品

圖:李梅樹〈觀日〉,第五回府展西洋畫部,推薦作品。

相較於1970-8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臺灣美術早在臺、府展時期,便已展現出了高度的本土意識,透過畫家的雙眼,加上對環境的敏感、高度的自覺,一筆一筆地描繪著、記錄著、反思著。

家族記憶的探尋、美術歷史的見證

林明賢研究員解說

圖:林明賢研究員解說。

這一次的展覽,因為疫情的關係,致使一些典藏在國外的作品無法借展,算是美中不足。而典藏在國內的作品,借展時也並不是一帆風順,有的作品經過繼承,所有權分散在多人手中;有的作品隨著畫家、原藏家逝世而行蹤成謎,也曾遭遇藏家臨時反悔、不願出借的情形。林明賢表示:「每一個展覽,都需要一點機緣來促成。」

在展覽開幕之後,陸陸續續收到了民眾的回饋;有畫家家屬、友人因為看到圖錄,進而參與了挖掘臺灣美術史的過程,包含提供館方之前未曾注意到的文獻資料、相似作品、遺失作品的線索等等,都是非常珍貴的資料。

也有家屬在與館方溝通、接洽的過程中,重新了解、認識了先人的故事。過去畫家並不被視為一種職業,家人往往以為他們只是「愛畫畫的」老師、學者,或者其他職業的從業者:

「『原本只知道爺爺很喜歡畫畫,』」林明賢轉述參展畫家家屬之言,「『沒想到曾經參與過這段歷史。』」

這次的展覽,不僅開啟了許多人對於家族記憶的探尋、溯源,同時也提供了研究者觀看原畫的機會。關注臺灣美術發展的人士,長期以來都以一己之力探尋、研究,難得可以一次看到那麼多好作品。

「有些參觀者會重複來訪、做研究紀錄,或是專門觀察同一位畫家作品風格的轉變。」林明賢說:「也曾遇到參觀者告訴我,覺得三小時、一個早上太過短暫,看不完這些作品。」

被問及是否有個人最喜歡的作品,林明賢笑著表示:「每件都很好。」每一幅畫,都承載了一個時代、一位作者的故事。當我們站在作品之前、面對歷史,就可以用最直接的美學感官,真切地感受到蘊藏其中生命的力量。

臺府展特展舉辦時間為109年11月28日至110年4月11日,希望能「拋磚引玉」,並透過復刻圖錄的傳播,以及畫作、觀者在展場的匯聚,試著開啟更多對話的可能。

國美館展場一隅,陳澄波手稿、草圖展示,並試圖重現當時畫家的畫室建築樣貌 

  國美館展場一隅,陳澄波手稿、草圖展示,並試圖重現當時畫家的畫室建築樣貌

圖:國美館展場一隅,陳澄波手稿、草圖展示,並試圖重現當時畫家的畫室建築樣貌。

特展現場供民眾翻閱的臺、府展圖錄復刻本

特展現場供民眾翻閱的臺、府展圖錄復刻本

圖:特展現場供民眾翻閱的臺、府展圖錄復刻本。

臺府展圖錄復刻本,攝於秀威資訊出版社

圖:臺府展圖錄復刻本,攝於秀威資訊出版社。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