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藝術
【書評】氣象人阿甘──咩子讀《預言未來的人》
上稿時間:2023/02/02
撰稿人:
咩子
編撰:咩子
自古以來,人類用魔法形容預言未來的人;在現代,預言被歸類在科學之中。關於氣象的預言,是各地「氣象人」不辭勞苦的努力接棒傳遞資訊,以理性依據作為基礎的成果。
文/咩子
從小到大,我們一定都對這樣的場景不陌生:
「明天要去遊樂園校外教學了,希望會是天氣晴朗的好天氣!」(順便在床邊默默掛上好幾個掃晴娘娃娃集氣祝禱……)
「這週五有颱風?拜託只帶來雨情不要有災情……」(心中偷偷OS:如果可以趁機撿到一天颱風假就更完美了!)
「強烈冷氣團來襲!走!要不要衝一波上山賞雪?」(疫情把大家集體困在這島上太久太久了,白雪皚皚恍若置身國外的想像,此時看起來格外有吸引力……)
發現了嗎?這些熱烈的盼望與期待,都與「天氣」這個變幻莫測的因素息息相關。古典文學作品中,也時常出現「因雨而悲、因晴而喜」的抒情描寫;事實上,不僅騷人墨客有此感懷,平凡如我輩者,更是如此容易隨著每一天的晴雨變化、乃至氣溫濕度的上下增減,心情跟著美麗、或者,不那麼美麗。
不過,讀完玉米辰這本書名意境像詩一樣的繪本《預言未來的人》,彷彿親歷實境走一遍這些氣象「預言者」的慕道求知之旅後,我們應該可以很快把那些陰晴流轉的心情暫且放下:看見世界各地「氣象人」不畏艱難險阻的上山下海,努力為大眾拼湊出各種氣象資訊,讓我們可以早一步知道一點關於未知的未來……思及此,就算「天公不作美」,我們心中如何能不充滿著溫熱的感恩呢?
書頁從黑沉沉的清晨開始,主人翁阿甘揮手向同樣已透早摸黑起身工作的媽媽道別出門,作者透過平鋪直敘的描寫,在短短的篇幅裡清楚傳達了「氣象人」工作的辛勞:負重吃力、路途險峻,加上山區氣候瞬息萬變,等於分分秒秒都要與上天賽跑,「每一步,都要留神」。
這段冒險旅程,玉米辰很有巧思的運用手工紙獨有的質感,分別生動呈現出山徑峭壁之險、風雨欲來之際天空的詭譎面貌、群山孤徑於大雪紛飛中的蕭瑟空寂畫面,乃至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目的地──玉山氣象站後,阿甘與夥伴們僅僅啜飲一小口熱薑茶,瞬間就能湧上無比巨大的幸福感,「疲勞都蒸發了……」。
然而此刻「氣象人」的工作才正要開始呢!氣象站外的風速計早已被凍得必須先以熱水「解凍」方能順利上工,阿甘與夥伴們在一片苦寒中分工測完風速、最高溫度、雨量與雪深,還要再整理附近自動遙測站的各項數值,然後在十分鐘內將所有資料上傳完畢,這是台灣共25個氣象站、以及全世界所有氣象站的「氣象人」的工作日常。
接下來,玉米辰又用了連續跨頁的方式,描繪出氣象站以外,其他據點的「氣象人」各自形形色色的工作場景,而在各個團隊夥伴進行各項海量的數據分析、整理、判讀之後,終於有了你我每天生活中最熟悉不過的氣象預報作為成果──原來「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形容的毫不誇張,我們可以這麼跟孩子說,因為有各地的「氣象人」不辭勞苦的努力接棒傳遞資訊,關於未來天候的預言,終能逐漸成為以理性科學依據作為基礎的感性敘事。
不知道玉米辰是否特意將本書主角與電影《阿甘正傳》取作同名?「氣象人」阿甘的許多人物設定,的確讓我們自然而然的聯想起電影裡不斷跑步的阿甘:同樣的執著與堅持,甚至同樣的一點傻勁。也許,社會上多一點「阿甘」,會因此變得更加可愛吧。
故事尾聲,從清晨四點出門、一路馬不停蹄忙到晚上九點多的阿甘,終於做完當天最後一次觀測了。體貼的阿甘在工作結束後,不忘打電話給山下的媽媽,提醒媽媽連日大雨將至,要提早去採收園裡的葡萄……原來,不管距離多麼迢遠,家人永遠是所有「氣象人」心靈圖版上,最溫柔凝望與守護的浪漫座標。
│延伸閱讀.焦點人物│
【專訪中央氣象局主任祕書林雨我01】觀測、預報、服務──預言未來的氣象人(另開視窗)
【專訪中央氣象局主任祕書林雨我02】誰是預言未來的人?揭露氣象人的神祕面紗(另開視窗)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預言未來的人》(另開視窗)
五南書店→《預言未來的人》(另開視窗)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