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攝影鏡頭,黃永松將六〇年代萌發的反抗與創新精神、七〇年代民間文化與習俗的關懷、八〇年代古蹟救援運動的熱忱,乃至當代生活與技術的批判精神,堅定地延續至今,熱情不減。
這本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出版的《身•論•集》刊物,我們期待它有學術的高度,同時也能關注舞蹈社群的創作、展演、文化與個人及生命經驗等面向。
漫畫有圖像有文字,圖文搭配成視覺與閱讀並呈互補的形式,自成別具一格的體式,自有其傳統、邏輯與符號系統,並蔓衍生成漫畫、連環圖、圖像小說、圖文書等通俗或嚴肅文化產品。本書勾勒漫畫研究的歷史發展、論述架構
「通感」(synesthesia),是一座互相理解後的橋樑;創作,是一個透過語言不斷延伸、並再創造的過程。在以都市為題的藝展裡,透過對藝術品的觀感、藝術家的回饋;城市是煙硝瀰漫、或晴空萬里。
本文集含影視史學、大眾史學及歷史文化評論三大單元。全書的主題在反思及超越學院派的專業史學,進而主張歷史的意義在於歷史意識、社會意識和生命意識的不斷錘煉昇揚。
2025/3/11
更多文章
2025/1/29
2025/3/15
2025/2/24
2023/8/9
202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