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形式的戰鬥表現與力量呈現構築了當代ACG作品的主要骨架,更特別值得我們去關注與透視:在這些作品中,戰鬥與力量以什麼形式呈現?具有什麼樣的寓意?如何被設計?又展現了什麼樣的世界觀或價值觀?
本篇要介紹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出版的《遇見‧修鍊‧重現-臺灣宗教遺產保存修復特展》:宗教遺產保存期望先從「遇見」的角度帶領讀者從物質類宗教遺產認識到蘊含其中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價值。
繪本《軌跡》是鄒駿昇2016年第四度入選波隆納世界插畫大獎的作品,最初是為紀念台北建城130週年所創作的公共藝術,由封面的火車頭連結內頁行經台北的過程,作為呈現城市的樣貌。
本篇要帶讀者回顧2015年年底由臺史博出版的《臺灣女人記事》套書,這是臺灣第一套全面的臺灣女性簡明歷史讀物,從歷史與生活兩個面向著手,從女性的角度來看臺灣歷史文化。
由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所出版的多媒體有聲書《人文與美學的對話-陽明山建築風華》,將帶領觀者認識陽明山國家公園中豐富多樣的自然景觀及許多獨特的人文歷史建築,進而認識不同時代變遷中人文發展的軌跡。
2025/4/13
更多文章
2025/4/19
2025/4/25
2025/4/22
2023/8/9
2024/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