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特推薦

不合時宜之必要:讀吳岱融《當教學成為形式:一個教育性藝術計畫的生成與反響》

 上稿時間:2022/06/15   
撰稿人:曾怡     編撰:曾怡
不合時宜之必要:讀吳岱融《當教學成為形式:一個教育性藝術計畫的生成與反響》

《當教學成為形式》一書圍繞著台北藝術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與台北榮譽國民之家合作的「義家藝館」藝術計畫所開展,從藝術家教師與社區/群長期合作的教學暨創作實踐「義家藝館」,為藝術教育創造更多可能性。

文/曾怡

當代思想家喬治‧阿甘本(Giorgio Agamben)在思考何謂當代人時,將「當代人」和「不合時宜」拉上了等號。某個程度上,這本《當教學成為形式:一個教育性藝術計畫的生成與反響》是一本乍看之下既不政治正確,又不合時宜的書,但它卻因其特殊的定位和藝術實踐策略,在台灣當代藝術史上留下了別具時/空特色的痕跡。

筆者所稱的「不合時宜」,並非貶義。本書圍繞著台北藝術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與台北榮譽國民之家合作的「義家藝館」藝術計畫所開展。自2014年起,北藝大教授吳岱融帶領藝教所研究生及藝術創作者,進駐台北榮民之家進行蹲點藝術創作,此一社區參與式行動便在經年累月推動之下有機地朝多個向度開展:除了將有政治歷史餘韻意味的榮民居所改寫成為藝術發生的場域,也扭轉了教師教學的既定行動與形式;台北榮民之家的「反共義士」也藉由參與了本計畫,「人」與「空間」都獲得了非扁平的、承載歷史脈絡同時又象徵新生的多重意義。

在當代年輕一輩都對所謂榮民一詞陌生之際,吳岱融選擇台北榮家作為藝術及教學實踐場域,讓人佩服其膽大心細,而本書也證明了此一選擇所產生的可能性是超乎想像地有趣及可觀的。這批「反共義士」源於1954年1月23日,歷經韓戰的中國戰俘首次踏上象徵自由與民主的台灣,成為冷戰時期對外官宣的「韓戰反共義士」。時隔半甲子,這群義士從當代幾乎沒有能見度的話語權荒漠重新翻篇,以非線性史觀的方式在線/再現/在寫/再寫歷史。「義家藝館」藝術計畫之功,便在於讓這群在大眾之前沒有面目的、兩岸政治家國敘事的客體工具人,經由藝術創作自我賦權成為創作主體,而非歷史洪流中的一抹不具名的殘影。

藝術與歷史的自他共榮

身體作為經驗的載體,反共義士是經歷過戰爭的身體。本書描繪了一個微妙場景:前一晚學生們還在318革命現場,隔日卻要面對反共義士的質疑。因政治認知與身體經驗完全不同所產生的差異,卻也為天壤之別的兩方指出一條可以逐漸摸索出對話的路,一條跨時代也跨經驗的路徑。

反共義士也在藝術共創過程中進行以自己為主體的哲學思索。從本書的紀錄我們觀察到這些創作關照的主題涉及:自由、家國、創傷、信仰與生死觀…方方面面,在一步一步創作和實踐中,無形的記憶化為有型的創作。「義家藝館」藝術教育計畫象徵了台北榮民之家從「義士的家」到「藝術的館」種種變化,自然也記錄了反共義士從核心外圍的觀眾到參與共創的過程,用創作個人生命敘事來回應流經身上的大歷史。

本書既然作為一種「教育性藝術計畫」(pedagogical art project),「藝術」與「教育」亦自然擔任重要的角色,這也是本書後半部分側重的觀點。藝術與教育皆非社會議題的附屬品,除了擔任使議題發酵的輔助角色,更具備著主體性質,有著強烈動能。吳岱融教授在書中不只一次地強調了「藝術」與「教育」雙本位的思想,她於「義家藝館」的概念下發展「藝術家教師駐館計畫」,鼓勵修課的學生進行現地藝術創作,寓教於藝。而這群藝術家教師也在各式各樣的藝術實踐中,用作品呼應空間、回應歷史,開啟了與台北榮民之家的世代對話。

空間的多重釋義/藝/疫/憶

除了以人為主體的思考,吳岱融教授也在書中梳理了「義家藝館」的場域空間的多個面向。「義家藝館」於每年國際博物館日將臺北榮譽國民之家轉化為一「概念性生態博物館」,使其具備了歷史性與當代性,更橫跨博物館學、藝術教育、當代藝術等領域,讓台北榮民之家在作為反共義士居所與家國歷史記憶的場域以外,成為了創作的場域與展演空間,成為了從物理的離散的「身」到精神的「心」,都能安放的所在,並能重新思考「家」的定義。

書中也描繪到,近兩年執行過程中新冠肺炎疫情崛起,原定線下展出的成果不得不轉型為線上展覽,延伸出意想不到的策展路徑。策展者與藝術創作者如何從有形的空間搬遷到無形的網路,也是這個大疫時代值得關注的面向,並且讓有關「義家藝館」空間的思考在原本的立基下多拉出一層釋義可能。疫情之下,藝術之光不滅。

教學作為一種藝術實踐,教師吳岱融與其帶領的學生、藝術家教師(Artist-teacher)及台北榮家的義士居民及行政團隊,在這長達8年的互動中是互為主體的且不斷生長、變動的多元關係。過往我們總強調教師理性及帶領的特質,藝術家則會強調感性及創造的特質,吳岱融意圖透過藝術家教師實踐將兩者同棲共存的可能展露出來。北藝大師生與台北榮家之間並非單純施與受、教導與學習、觀看與被觀看、創作者與觀眾的關係,而是在多層次的互動中,各自的身分位置都被撼動、挪移,有了二重甚至三重、彈性而豐滿的意義。本書的誕生證實了在議題之前藝術的「無用之用」,是偉大且繁複細膩的,而藝術教育也在此過程中創造了更多可能的光景。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當教學成為形式:一個教育性藝術計畫的生成與反響
五南書店→當教學成為形式:一個教育性藝術計畫的生成與反響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