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人物

【專訪《聽樹》出版團隊】樹,可以怎麼去傾聽?從屏東縣政府的護樹工作談起

【專訪《聽樹》出版團隊】樹,可以怎麼去傾聽?從屏東縣政府的護樹工作談起

「碰!」樹倒了,真的是「突然」嗎?修剪樹的枝葉真的是不愛樹嗎?砍樹一定是破壞林地嗎?屏東縣政府於2022年出版《聽樹》一書,擬樹為人,敘述樹木的生、老、病、死與重生,希望藉此推廣樹木護育的正確知識。

本期【焦點人物】親自走訪屏東市,並邀請到屏東縣縣長周春米、農業處處長鄭永裕、林業及保育科科長張學農、技士黃勝隆,從縣府的護樹工作談起,帶您破除幾個「愛樹人」常見的迷思。

 

樹倒了,通常是生病很久了——樹木風險評估的起點

「不論是早起運動的長輩、到學校上課的學生,或是趕路去上班的上班族,路途中看到一排排的樹木筆直羅列,總感覺特別放心,安定的力量便油然而生!」

屏東縣縣長周春米表示,屏東縣內的山林面積約占總縣市面積的三分之二,占地廣闊,可以說樹木像是一位靜默的大家長,圍繞在生活之間,與人們的關係密不可分!但約莫從民國108年左右開始,屏東縣內頻傳樹木倒塌的公共安全事件,沒有強風也沒有豪雨,就這樣無聲無息地倒下了。

縣長周春米受訪
縣長周春米受訪

「一棵胸徑(離地面130公分處的樹木主幹直徑)30公分的樹倒下的力量約有6噸這麼重,所以說被樹打到並沒有比被車撞安全。」

農業處林業及保育科科長張學農比喻:「車若要撞你,你遠遠地便可看見車子駛來,說不定還有機會閃躲,但樹木倒塌可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林保科科長張學農為我們講解樹木倒塌的情況
林保科科長張學農為我們講解樹木倒塌的情況

有鑑於此,林保科開始著手了解背後成因,採取樹木罹病檢體經過科學儀器檢測,發現這些樹木多罹患了褐根病(Brown root rot),由褐根病菌(Phellinus noxius)入侵破壞樹木根部組織,進而侵入樹木內部腐蝕分解樹木木質素的一種疾病。若確診感染褐根病,為避免傳染鄰近樹木,勢必得犧牲挖除患病樹木根圈距離周遭林木內的土壤及病殘根撿拾乾淨,回填土壤並以一層土壤、一層土壤燻蒸藥劑——邁隆(DAZOMET)拌合沙土後,加水使土壤含水率達50-60%時進行土壤燻蒸法以高溫根除病菌。

於樹木棲地放入邁隆。(屏東縣政府提供)
於樹木棲地放入邁隆。(屏東縣政府提供)

「對大型喬木來說,褐根病是名副其實的癌症。」

張學農解釋:被感染的樹木初期症狀僅葉子變黃、變小,漸漸稀疏,樹幹表面上看不出異狀。一直到支撐不了的那一刻,就會「啪!」一聲「沒有預警」地應聲倒下。而人們一天的生活,從早晨運動、白天市區步行到晚上公園遛狗,無不在樹下進行。生活重要場域的樹木是否健康,關乎著你我的生命安全,是重要的公共安全議題。

於是屏東縣政府編列預算,委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建璋教授於縣內203所國中、小,以及屏東市勝利星村、屏東公園、縣民公園、蘭州街特色公園等重要公共場域進行以胸徑30公分以上喬木進行樹木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以科技儀器檢測,針對有傾倒風險的樹木施以不同程度的救治或處理,如:感染褐根病土壤消毒、樹體支撐架裝設、必要時進行樹木伐除……等等處置措施。常言:「預防勝於治療。」對樹木而言亦是如此,如此一來,不僅能維護樹木的健康,也為人們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

用科技儀器進行樹木風險評估。(屏東縣政府提供)
用科技儀器進行樹木風險評估。(屏東縣政府提供)

樹不是無聲無息的突然倒下,只是他們的求救訊號很少被聽見。

不好意思,打擾了——樹木修剪的必要性

樹木風險評估能監測樹木的生長情況,並施以修剪、棲地改善、支撐架裝設等救治方式,為樹木提供較為健康的生存環境。其中,正確地修剪樹木也是實現「人樹共好」的必要環節。以往修剪樹木,礙於成本壓力、作業方便、專業知識薄弱等因素,常常會出現強剪或剃頭式的修剪,嚴重影響樹木的生長,也容易有「修剪樹木就是不愛樹」的刻板印象。

強剪、剃頭式樹木修剪。(屏東縣政府提供)
強剪、剃頭式樹木修剪。(屏東縣政府提供)

農業處林業及保育科技士黃勝隆表示,城市內景觀樹木的枝梢,需要適當的修剪及管理維護;而修剪對樹來說就如同動手術一樣,以三刀法在正確的位置下刀,使切口平整,傷口塗抹以生石灰、殺菌劑、水調成膏狀生石灰拌墨水調色),避免切口讓病菌有機可乘,樹木也會逐年以同心圓的方式生長將傷口包覆、癒合。

***
護樹小知識:「三刀法」是什麼?

進行喬木類植栽修剪,遇粗枝(直徑5公分以上)須以「三刀法」【先內下(切入約1/3)、後外上(完全切斷)、再貼切(自脊線到領環下刀)】的口訣修剪下刀。

三刀法示意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三刀法示意圖。(取自《花木修剪實用全書》146頁,李碧峰,2020,屏東縣政府提供。)
***

樹木傷口以同心圓往內包覆,逐漸癒合。 樹木傷口以同心圓包覆
樹木傷口以同心圓往內包覆,逐漸癒合。

修剪不當,切面不平整導致枝幹無法自行癒合的例子
修剪不當,切面不平整導致枝幹無法自行癒合的例子,容易引來蟲蛀、腐蝕,反倒成為容易折斷影響行人安全。

「樹木定期、適度地修剪,事實上是維護樹木永續生長的重要條件之一。」

技士黃勝隆為我們說明如何正確修剪景觀樹木。
技士黃勝隆為我們說明如何正確修剪景觀樹木。

黃勝隆進一步舉例,為打造友善樹木城市,屏東縣政府於近年辦理樹木修剪、養護及病蟲害等的相關講座、培訓課程,並自110年舉辦屏東縣景觀樹木修剪教育訓練暨認證考試。藉由培養第一線執行修剪人員及所屬單位管理人員樹木修剪監看之專業性,為護樹盡一點微薄之力,拉近人樹距離。

修剪人員總會在施行修剪前,於樹前很有儀式感地默念:「不好意思,打擾了!」以表達對樹木的尊重。修剪後為避免病菌、蟲的入侵,會在切口處塗上一層保護藥劑,就像人受傷後要上藥包紮一樣。在人的安全與樹木健康、環境美觀三者間取得平衡,是目前修剪上會遇到的主要問題。黃勝隆與我們分享。

樹木修剪後敷上保護漆的樣貌
樹木修剪後敷上保護漆的樣貌

人樹共好的理想生活——實地走訪文創聚落.勝利星村

當我們理解了樹木也可能會生病,需要人們的維護、照顧,才能健康地生長、永續地為環境提供綠蔭,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道風景。政府透過講座、研習確實能向大眾布達新的、正確的知識,但如何讓人們自發地想認識更多?願意為樹木照護盡一份心力?或許,與樹木的零距離接觸,可以是一個開始。

勝利星村園區街景。
勝利星村園區街景。

來到屏東縣老樹護育的重要據點勝利星村,歷史可以追溯自台灣第一座機場「屏東飛行場」,日治時期屏東為日本南進的重要基地,為解決住居問題,便於附近設置官舍,戰後便成為遷台軍人及眷屬的安身之處,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眷村。近年在屏東縣政府的規劃下,成為屏東歷史、文創、觀光的重要場域,眷村中的老樹也為炎炎夏日帶來些許涼意。

勝利星村園區一隅 勝利星村園區一隅
勝利星村園區一隅

勝利星村不僅是縣內眷村建築的代表,也是全國具指標性的文創聚落。這裡有說不完的老樹的故事,如:園區中百年樹齡的白玉蘭花樹,曾於2017年遭腐朽菌侵害而有衰弱的現象,但在縣府聘請專家診斷評估及樹醫生的不懈努力下,現仍健康的聳立於園區內。經編輯實際走訪,每戶官舍至少種有一棵樹木,園區內樹木數量繁多,生意盎然,成為當地民眾散步、運動的好去處,也吸引不少觀光客流連其中。縣府管理園區的同時,亦替園區內老樹編號,製作園區老樹地圖,讓老樹的故事與記憶中的溫度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勝利星村百年老樹——白玉蘭花樹
勝利星村百年老樹——白玉蘭花樹

勝利星村老樹之一
勝利星村老樹之一

勝利星村老樹地圖(取自屏東縣政府勝利星村網站)     勝利星村老樹地圖(取自屏東縣政府勝利星村網站)
勝利星村老樹地圖部分資訊(取自屏東縣政府勝利星村網站)

產學共譜的樂章——城市綠美化的願景

保育的觀念隨著時代演進,林業永續經營嶄露曙光。從「發現樹木生病了」到「樹木風險評估」再到「樹木救護防護網建立」以及「林地管理的永續發展」,一路上有賴於樹醫生、景觀樹木修剪師、樹木健康檢測專業人員、學術研究者、林業復興產業團隊等不同領域的樹木職人共同努力,農業處處長鄭永裕談到:

「一個進步的綠化都市,不是取決於種了多少樹,或是樹木的造型修剪有多漂亮,而是有沒有提供樹木好的生長環境。」

縣長周春米也期許:「以樹木護育為基礎,希望未來屏東能做到更完整的城市綠美化,將屏東形塑成友善樹木城市的典範。」

一路以來,屏東縣政府願意「超前布署」,為整個林木產業創造善的循環,就像《聽樹》一書的核心標語:

「這一次,換我們聽樹木怎麼說」

《聽樹》內頁示意圖。

編輯與縣長合影

 

相關書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