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書特推薦

「𠊎講客」:《熟識阿姆个話——巴色差會傳教士與客家(Hakka)的邂逅》

 上稿時間:2021/12/10   
撰稿人:劉懷仁 
「𠊎講客」:《熟識阿姆个話——巴色差會傳教士與客家(Hakka)的邂逅》

身為出身臺中的客家子弟,陽明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博士生劉懷仁透過此書,從語言的角度切入,帶領讀者體驗史料中的客家文化。

文/劉懷仁

現今社會無論是各族原住民(包含「平埔族群」)、福佬、客家等母語,各級機關或是各地方有志之士,積極地收集語料,並建立語彙資料庫或有聲書,企盼母語能永續,減緩消失的可能。《國家語言發展法20181225日於立法院三讀通過,隔年,201919日頒布實施之,正式透過法律保障臺灣多元文化語言的傳承。

因為筆者本身是臺中東勢的客家人,於是挑選了一本跟「客家」有關的新書向讀者推薦。在推薦之前,簡單地說明臺灣客家族群關鍵的三階段:其一是1988年「還我母語運動」是起始,其二是2001年國家成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其三是2010年催生的《客家基本法》。當然,客家議題不只有上述所提,尚有各式關懷客家的切面點不斷積累及發酵,而這些重大的社會運動或政策,無疑是讓客家在臺灣有其主體性。然客家族群跟其他族群一樣,鮮明的標誌便是自身語言,而語言除了口頭傳承之外,還有因傳達知識或統治之需要,透過紙筆的書寫將語言化作文字記錄下來,成為後人研究時重要的文獻史料。

而此次推薦的新書是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所出版熟識阿姆个話巴色差會傳教士與客家(Hakka)的邂逅》一書,本書作者由李毓中跟鄭縈兩位老師共同書寫。然李老師在2019年便與中研院臺史所陳宗仁老師合作出版閩南西班牙歷史文獻叢刊一》,該書內容包含西班牙語、閩南語以及官話做對照,甚至還有南島語族詞彙,對於十七世紀西班牙人、東亞閩南人和原住民的日常生活有相當程度的認識,與此次要介紹的新書有異曲同工之妙。

本書架構扣除序、導言、結語等,主要內容有七個章節,從第一章開始,先以聖經故事裡的「巴別塔」揭開序幕,探究「語言」的起源,並拋出「人為何說不一樣的語言」、「人如何學習語言」等,並將語言及文化的親密度用臍帶做比喻,再帶入討論「世界記憶計畫」(亦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史料遺產」〔UNESCO World Documentary Heritage〕)。而客語的語料,則是在大航海時代的脈動下,因為西方傳教士東來的接觸與交流,得以透過「傳教文本」的形式留存。

接着第二章,一直到第四章,詳實敘述大航海時代西方宗教跟著殖民勢力的擴張而蔓延,傳教士隨之向東跟進及巴色差會在客家聚落深耕傳教的背景故事,然後陳敘客家從明代開始如何被他族群記載。到了十九世紀,巴色差會的韓山明傳教士跟巴黎外方會賴嘉祿神父等,為了傳教的目的與方便,共同商討編寫客語辭典,甚而還發展出客家語俗字讀本,這般的進程,造就了現在回望過去歷史時相當仰賴的語料。到了第五、六章,藉由回顧十九世紀傳教士在中國華南筆下之客語文本,理解當時他們所描繪的客家文化,以及女性的樣態與特色。從李老師跟鄭老師解讀和詮釋,彷彿自己就在當下與傳教士打交道,有種身歷其境之感。最後,第七章延續十九世紀並走往二十世紀,從日本時代至戰後,看看臺灣在地客語辭典的編纂及聖經翻譯狀況,並說明善用資訊科技(數位化)保存的重要性。

以上所言,都還只是隔靴搔癢,如果想要進一步與巴色差會的傳教士對話,跟客家來一場邂逅,那麼,就到書店帶上一本,找個安靜的角落,沏上一壺北埔來的東方美人茶,喝上幾口後再細細閱讀,並試著唸唸書中的客語,學上幾句吧!

│立即訂購│

國家書店→熟識阿姆个話−巴色差會傳教士與客家(Hakka)的邂逅

五南書店→熟識阿姆个話−巴色差會傳教士與客家(Hakka)的邂逅

a
劉懷仁
臺中東勢客家人。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建築學學士、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建築與有形文化資產組文學碩士,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博士班研究生。曾參與撰寫《關渡宮文化叢書》、《西港仔刈香:一個傳統王醮的數位紀錄》、《世界遺產之旅:約旦》。著有《臺中東勢地區客家伙房空間構成之研究》。研究領域為建築類文化資產、臺灣漢式建築、客家地區伙(夥)房空間及信仰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