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人物

臺灣歷史普及推手──專訪《觀.臺灣》編輯團隊

 上稿時間:2018/06/29   
資料來源:《觀.臺灣》編輯 陳涵郁
臺灣歷史普及推手──專訪《觀.臺灣》編輯團隊
by 陳涵郁/提供

 

《觀.臺灣》自2009年創刊至今,配合臺史博定位「守護台灣土地」、「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成立初衷與價值。季刊期許以「歷史普及」的角度,呈現這片土地上的人物、生活、情感、故事。刊物編排活潑,主題有趣,這次編輯部特別邀請《觀‧臺灣》的編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陳涵郁現身說法,為讀者介紹《觀‧臺灣》!

──────────────────────────────────────────────────────────────── 

受訪者/文、圖提供|陳涵郁(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觀.臺灣》編輯)
作為一本內容與形式都讓人耳目一新的「官方刊物」,相信《觀‧臺灣》的用心獲得了讀者的肯定,編輯團隊是否曾遇過有趣的讀者回饋?

  《觀.臺灣》的前身,其實也是很「官方刊物」的。臺史博開館至今已快7年,但很少人知道我們早在1999年就開始籌備。在漫長的籌備期間為了將讓外界知悉建館進度,在2004年先刊行了《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籌備處通訊》,是只有16頁的單色印刷半年刊,報告籌建過程的大事、活動回顧、出版等成果,善盡它身為「通訊」的職責。

初期的《通訊》封面不脫「政府出版品」的印象.jpg
初期的《通訊》封面不脫「政府出版品」的印象。

  到了2009年,開館前的各項工作均在高速運轉中,但總覺得還缺一種更生活化的方式,讓大家認識一下臺史博,而目前的《通訊》肯定是不行的。
  我們觀察到當時的出版市場,正吹起生活風格、文史深度旅遊或私遊記等類型,一些地方生活觀察或文史採集的小誌也有聲有色,如嘉義的《慢漫刊》、臺南的《路克米》、花蓮的《O’rip》。
  而臺灣歷史的大眾向書寫或衍生產物,當時既無「故事」網站或「臺灣吧」,《賽德克·巴萊》(2011)或《KANO》(2014)也還沒開拍,不過陳柔縉2005年出版的《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考據紮實、筆調輕鬆,主題式的介紹日治時期生活史,接受度很高。
  這些市場調查給了我們一些方向,但原本的《通訊》勢必得大改版,沒想到前館長呂理政很爽快的答應了(而且還加碼,要我們出版更「大眾」的漫畫系列XD),《觀.臺灣》就此誕生,經過許多的轉型與調適,慢慢轉變成今日的樣子。
  回到提問,我印象中最特別的讀者回饋,倒不是對刊物的讚美,而是一件滿神奇的事情,發生在2016年1月13日。
  那天是「大家的博物館:2011-2015館藏受贈選要特展」開幕,我們邀請了一百多位文物捐贈者及家屬。其中一位捐贈者徐老先生,他從《觀.臺灣》26期中的一篇文章「歷史那一天」(訪談長輩對二次大戰終戰時的回憶,https://reurl.cc/RdjkZ),看到自己昔日的同學郭老先生是受訪者之一,故寫了一封信請我們轉交給郭老先生,邀請他開幕當天來臺史博相見。
  距離上次「老同學」見面已經五十多年了,雖然兩人都已經八十多歲,但聽到彼此的聲音、看到彼此的樣子還是一下子就認出對方,話題圍繞著少年時代的學生生活、開心交談的交談著,在旁的我們也覺得超感動。

五十多年不見的郭老先生(左1)與徐老先生(右1),因為《觀.臺灣》的文章重新聯繫,相約臺史博相見歡。
五十多年不見的郭老先生(左1)與徐老先生(右1),因為《觀.臺灣》的文章重新聯繫,相約臺史博相見歡。

《觀.臺灣》以MOOK形式呈現多元內容給讀者,每一季刊物從主題企、採訪、撰稿、編排,到發行出刊,都是編輯團隊細心、苦心、用心的成果,在這近十年的時間、三十多期的刊物中,是否哪一期的主題特別讓編輯印象深刻?或許是資料的蒐集不易、或是是採訪的艱辛,或許是專訪人物、或許是某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主題發想」……是否有什麼難忘的經驗?

  每期《觀.臺灣》的製作,都像是策一檔展覽,會因應主題、讀者、當下出版市場風格等調整呈現方式。新伙伴的加入,也會是重新思考刊物、大改版的契機。
  例如前主編民昌自第19期起,帶著一口袋的優秀繪師以及寫手加入編輯團隊,他提出許多原本刊物的問題,如;「市面上雜誌裡出現的物品,讀者都可以設法去獲得或購買,讀者也才會對雜誌有連結感。」當時《觀.臺灣》雖以活潑的編排方式置入藏品圖片,但它們既買不到、也太遙遠,要一般人翻閱甚至購買,是強人所難。他提出「過去事,現在式」的概念,加強「生活史」相關單元,如報導街頭巷尾不同店鋪的「街坊傳奇」、介紹不同年代的大眾流行刊物「一頁歷史」、從孫輩角度書寫阿公阿媽的「搖滾爺奶」、把史料裡出現的菜餚重新烹調「嚼歷史」等。
  內容的呈現上,除了掌握最新學界成果、關注常民生活史,並保持對社會議題、性別、族群平權的敏感性之外,一直以來我們都堅持不是去「簡化」歷史、也不想做別人已經做過的議題。
  但想用特殊的方式來呈現歷史,首先就得面臨找不到作者的問題(抱頭)。例如在26期,想介紹二戰下的臺灣人到底過著怎樣的生活,如物資控管對生活的影響等等,就想出仿報紙中的主婦特輯,分享各種物資管制資訊跟生活智慧。這當然無法請專家或老師來寫,所以都得自己跳下去寫。但還好現在厲害的夥伴越來越多了,我覺得是受到「故事」網站以及許多精彩的《史上最有梗的臺灣史》、《崩壞國文》等作者的影響與帶動,歷史研究/書寫者越來越能面對大眾需求。

資源拮据的戰爭時期,主婦該如何來應對?不要怕!全能主婦特輯報你知。(收錄於26期《觀.臺灣》「戰爭時 平常日」)
資源拮据的戰爭時期,主婦該如何來應對?不要怕!全能主婦特輯報你知。(收錄於26期《觀.臺灣》「戰爭時 平常日」)

  「快問快答」是從37期「地圖力」開始的新企劃。身邊許多歷史研究者都很重視地圖研究,蒐藏家中也有專收地圖的人;不是地圖迷的我,很想知道地圖到底有什麼魅力,此外,研究地圖的人,觀察角度跟一般人一定很不一樣吧!於是就推出了這個單元。
  特別困難的,一直是封面設計。較老派的作法是直接用藏品或老照片,前主編民昌試過用書法、紙雕、精密插畫,現任主編豐恩與視覺設計耀霆(自35期起)採用較現代的風格,去帶出象徵概念。無論是哪種風格,因要兼顧時代性與概念,都不容易一次就抓到重點,團隊中也會多次來回討論。
  最接近我自己理想的,目前是第36期的「戒嚴日常」,有象徵、但又不會太難解讀,封面與封底還有劇情連貫(我自己幫它配了台詞“Let me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最新一期38期「出神人化」也同樣有封面、封底的呼應,也是第一次將在主標之外加了副標「神與造神者的故事」,並將內容簡介放到封底。

36期「戒嚴日常」封面與封底有劇情連貫。字型、用色與塑膠士兵等都暗示了戒嚴的時代感。
36期「戒嚴日常」封面與封底有劇情連貫。字型、用色與塑膠士兵等都暗示了戒嚴的時代感。

  插畫設計也是我們很自豪的點,跟我們合作最久的家棟完全可以再做一期專訪。他很擅長歷史知識轉化為圖像,畫面中又藏著一些可探索的小趣味。(臉書:林家棟jia dong lin illustration)
《觀.臺灣》每一期都相當精彩,除了內容圖文資料的豐富度、撰稿者專業、接地氣的筆觸,將專業知識融入日常生活經驗也是一大特點,如館方研究專刊類的《「國球」誕生前記:日治時期臺灣棒球史》、推廣叢書類的《臺灣生活圖曆:黃金田民俗畫X現代生活曆》,都有部分內容與《觀.臺灣》內容有所連結。不知《觀.臺灣》每期內容是否會有衍伸專書的出版計畫呢?
另外,紙本刊物的電子化、行動載具閱讀也在規劃中嗎?(例如:AppKono雜誌閱讀)

  在行銷方式上,除提供新訊給各銷售通路外,每當新刊出刊,我會製作內容簡介與試閱頁面的懶人包,貼到臺史博臉書,此時都會有讀者留言詢問是否能購買電子書,可以觀察到這樣的需求越來越高,今年團隊已經開始著手評估可行性。專書的出版,也曾有幾家出版社釋出意願,但目前尚未進入正式合作的階段,很歡迎大家來提案(招手)。
  2015年我們開始精選文章放到「故事」網站,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很直接的看到讀者的反應與愛好。現在我們會在企劃階段,就先盤算哪些文章或插圖的性質可以放到臺史博臉書、哪些適合放到網路平台。
其中有兩則在臉書的迴響,是我們一般貼文讚數的好幾十倍,很有意思。它們剛好都採用了讓歷史人物「親自現身」的手法。最多讚數的〈臺灣男人怎麼可以不命苦〉(https://reurl.cc/rlQ6E)採用仿PPT的頁面,仔細一看,可發現下方的推文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次高的是七夕時刊登的〈愛情青紅燈 誰是好牽手〉(https://reurl.cc/5gGOR)我們挑了館內常設展的不同族群、年代的男子為他們寫徵婚/徵友文,內容符合各人物的時代設定,引發爆笑好評與分享。

原刊登於25期〈臺灣男人怎麼可以不命苦〉插圖,設計成仿PTT頁面,安排臺灣史各名人在BBS文章中「推文」。
原刊登於25期〈臺灣男人怎麼可以不命苦〉插圖,設計成仿PTT頁面,安排臺灣史各名人在BBS文章中「推文」。(https://reurl.cc/rlQ6E

原刊登於25期〈愛情青紅燈 誰是好牽手〉清代偷渡客鄭阿興的徵婚文,搭配七夕時節分享於臺史博臉書,引發爆笑好評與分享。
原刊登於25期〈愛情青紅燈 誰是好牽手〉清代偷渡客鄭阿興的徵婚文,搭配七夕時節分享於臺史博臉書,引發爆笑好評與分享。(https://reurl.cc/5gGOR

  35期起,團隊企劃了刊物代言人「觀小編」,除出現在刊物之外,臉書推廣時也會以觀小編的角度介紹刊物製作的各種流程。

35期開始,觀小編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刊物與臉書中,請大家多多愛護。
35期開始,觀小編的身影開始出現在刊物與臉書中,請大家多多愛護。
《觀.臺灣》做為臺史博的發行刊物,主題報導也會有一定篇幅扣合臺史博的典藏品與特展。我們知道臺史博典藏了16至19世紀大量豐富的地圖資料,第37期主題「地圖力」也與特展:「地圖很有事:地圖的臺灣史特展」(2017.12.05-2018.08.12)相呼應。是否可簡單與讀者分享這一期的刊物特色?

  37期我們以「地圖力」為題,要說的是地圖如何展現人的力量、人的意志,以及談談從過去至當代,地圖如何與人們的生活產生關連;它們又如何承載了不同時代的價值觀與能量,甚至影響人們認知世界的觀點。
  精彩主題包含古地圖中臺灣形象400年來的變化、朝鮮地圖中的臺灣之謎、古地圖的鑑賞與保存、「反共」時期的地圖,並收錄6位專業地圖專家如何愛上地圖的「快問快答」趣味訪談。

第37期封面將主標「地圖力」融入圖像設計,內容收錄館藏地圖精華,以及故宮、日本、美國等不同典藏單位的臺灣地圖。
第37期封面將主標「地圖力」融入圖像設計,內容收錄館藏地圖精華,以及故宮、日本、美國等不同典藏單位的臺灣地圖。
此篇專訪的內容上線時,正好是新刊發行期間,可否也先向讀者透露一些新刊的特色預告

  一般我們看到神像,會立即聯想到宗教信仰,但第38期的「出神人化」加了一個副標題「神與造神者的故事」,想談的是神像從工匠手中誕生後的生命旅程,精彩內容包括「神的前世是人?」、「神像為何被拋棄?」、「圖解神像工藝源流」、「遇見遷居臺灣的外國神像」等。

第38期「出神人化」,談談神與造神者的故事。
第38期「出神人化」,談談神與造神者的故事。

│延伸閱讀│【新書特推薦】入神之後:儒、道與民眾的神像/神靈認知(請點連結)

想了解臺灣神像工藝的故事嗎?請鎖定38期《觀‧臺灣》!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