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人物

【專訪「台江女兒」吳比娜03】學以致用 走回社區

 上稿時間:2019/05/02   
【專訪「台江女兒」吳比娜03】學以致用 走回社區

 

目前為台南社區大學講師的吳比娜,相當活躍於社區發展與公共事務,一方面發揮所學為地方盡一份心力,另一方面也以熱情感染其他人,規劃出相當多元的踏查路徑,讓參與的課堂學員更加認識自己居住的地方。推動社區規劃的過程中難免遇到瓶頸,但初衷不變,吳比娜仍然擁有熱情面對一切挑戰。究竟他是如何累積能量呢?讓我們重回她的求學歷程看看吧!

大學時期念台大國際企業系的吳比娜,研究所轉換不同領域,改念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並攻讀哈佛公共政策與都市規劃,擁有雙碩士學位。看似跨度相當大,起心動念關懷土地是源自於她大學時期加入「薪傳社」社團,有薪火相傳之意,是一個看古蹟、吃小吃、認識民間信仰,同時又能全台灣跑透透的社團。漸漸的吳比娜開始接觸河流污染、原住民、廟宇建築等議題,也對此產生濃厚興趣。大學畢業後因此短暫停留花蓮,完成整個花蓮縣的觀光資源調查,看見了地方困境,也開始明白公共政策制定的必要性。

提及所學,吳比娜說:「哈佛的教育強調公共政策不只是政府的事情,反而是培育成為政府機關、NGO(非政府組織)、企業中間溝通橋樑的人材,需要具備學者的分析性、並像管理企業的管理者、也要像個社運份子一樣去倡議,哈佛的學程就是分成這三大塊,相當有前瞻性。」畢業後帶著人類學家敏銳的眼睛與厚實的人文情懷,除了觀光旅遊,也嘗試與當地留下更深刻的關係,她短暫留在舊金山一個亞洲基金會實習。

不過擁有收穫的同時,也感受菁英主義式的決策可能不一定適合所有地方,美國跟台灣太不一樣,面對哈佛一半的同儕年紀超過四、五十歲,反而讓吳比娜有感於自身的經驗跟觀點還沒準備好,走進撞牆期,但多了反思觀察台灣發展的機會。1990年末開始,台灣快速發展,都市擴張主義不停成長,成長瀕臨極限也同時浮現環境問題,讓她萌生從發展到修復的想法,期望推動生態建設。

日子雖然苦,卻充滿滋味。(吳比娜/提供)
日子雖然苦,卻充滿滋味。(吳比娜/提供)

回到台江,吳比娜認識了第一代移居至此的居民,他們紛紛表示:「其實在民國六、七十年代,日子雖然苦,可是有很多的生物資源跟生態資源,人民可以獲得飽足,以此維生。」一方面以產業面來說,可以養魚、曬鹽維持生計;二方面因為環境好,小魚、小蝦多,居民也能自足溫飽。不過到了這個民國七、八十年代,任意的排放污染,讓水產養殖戶的產量銳減,像是蝦子、螃蟹等需要脫殼的甲殼類,對環境荷爾蒙等農藥殘留非常敏感,只要水質產生變化,就容易死亡。

民國九十年到一百年環境持續走下坡,曾文溪跟鹽水溪沿岸有七座工業區,幾乎沒有污水處理,混雜農田中很多種類的農藥,因為地理特殊性,讓台江濕地變成承接所有污染的尾巴。如同《台江古早味》一書封底與封面設計,一面是圍城地圖、一面是台江美食,希望傳達從產地到餐桌息息相關,都應該被重視。

《台江古早味》封面、封底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圓。(吳比娜/提供)
《台江古早味》封面、封底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圓。(吳比娜/提供)

近年NGO組織與民間團體紛紛出動,共同提升台江居民的環保意識,例如台南大學台江分校,會定期帶領小學生在堤防旁邊做水質測試,參與淨灘、淨堤也種樹,透過服務性質的課程,以培養小小科學公民家;荒野保護協會也深根於鹽水溪岸,針對海岸護堤與生態進行調查。沿海一帶開始有一些小旅行的活動,踏查媽祖宮社區,或者是龍山社區,行動者和參與者累積越來越多。

談及吳比娜在台南社區大學的授課經驗,她會以「有興趣」做為出發點,規劃一系列認識台南的課程。她說:「曾經做過一個台南公園主題,因為它是一個百年的歷史公園,讓學員鎖定公園從周邊開始做調查。」修課的同學多半是退休老師或家庭主婦,吳比娜發現其實不少人是關心城市環境,會在意也有看法的,可惜缺少平台能表達,有的學員對於住家附近的樹木被砍會很憤慨,有的人會在意鐵道、有的人會關心歷史,都能透過課程交換彼此意見。

雖然面對無法改變的現況時,他們會感到疲憊也會難過,不過實際操作讓議題小旅行化,親民一點、入門一點,就有機會讓更多人關注。吳比娜也經常思索「小旅行」是否有非傳統路線的可能?是不是能建立一些談論事情的方式,而不僅僅只是讓參與的民眾單純進入、穿越,嘗試帶入比較公民運動的角度,不只停留在消費或者休閒的觀點。長期蹲點接地氣,也是任何一個來到台南的公民團體共同面對課題,台南或許不是一個可以登高一呼的地方,尚需更多的觀察期,不過萌發的地方組織還是讓人相當期待。

吳比娜在發表會中的解講身影。(吳比娜/提供)  │延伸閱讀│
吳比娜在發表會中的解講身影。(吳比娜/提供)

│延伸閱讀│

【專訪「台江女兒」吳比娜01】細說台江的歷史.風景.人文
【專訪「台江女兒」吳比娜02】台江吃什麼最道地?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