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教育改革上,帶來學科碎裂、時數縮減、意識形態的拉鋸,以及政治力量的介入等缺失。即便如此,書中對於改革仍持正向態度,學者Paraskeva認為在進行課程史研究時,應將之視為一條批判性的漸進式課程長河
想理解臺灣今日教學現場的風貌,必不可少的就是回顧過往歷史。國家教育研究院《藝教深耕啟萬世──中小學視覺藝術課程發展史》(上下冊)的出版串起了近半個世紀的研究成果。
二二八對原住民族而言,是另一個殖民的開始,儘管戰後初期曾有多種原住民族意識的主張,但在白色恐怖下陷入隱流。今政府已經向原住民族道歉,平反受難者並撫慰其家屬。不過,原住民族轉型正義還有諸多未竟之業。
圖像工作者王幼荷導讀《山中大鯨奇》繪本,談及海洋、環保、生死議題。
一反華人以血緣為組成的基礎,眷村乘載著複雜多樣的歷史意義。戰爭讓他們流離失所,又在眷村失而復得。多年後,眷村成為戰後人們對故土的精神依歸。隨著眷村,如花瓣般凋零後,隨口一句的「當時眷村啊──!」,道出
2024/11/20
2024/10/17
2024/10/14
2024/10/13
202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