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空間應該如何規劃設計?本書以「人」為主體來指引思考。
描繪並探索當代形式創作藝術的書。
從黑盒子、鏡框式舞台「解放」出來出來的參與式劇場,觀眾從單向的觀看變成了可移動的觀察者、參與者。觀眾們如何改變自身觀看作品,或者作品被觀看的模式?作為創作者,運用參與式劇場,又有何美學或者倫理考量?
音樂與書寫類型粉專「瓦力唱片行」的經營者及專欄作者瓦力,在閱讀、聆聽、觀賞《半島風聲誌:半島風聲相放伴〈耳朵劇場〉》後深受觸動,而體悟了民謠令人魂牽夢縈的力量。
藝術形式間的轉換、轉譯,影響到美學型態的呈現。當西方話劇傳統的莎劇和東方戲曲產生碰撞成為「莎戲曲」,它的美學價值和文化意義是什麼?在劇場的實務工作上,又如何建構以「改編主體性」為基礎的跨文化演繹理念?
2023/5/18
更多文章
2023/6/9
2023/5/9
2023/5/26
2023/4/17
202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