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人物

【專訪國家教育研究院洪詠善研究員】活著就有美感:《文化‧身體‧樂遊:美感教育的實踐》

 上稿時間:2023/01/10   
【專訪國家教育研究院洪詠善研究員】活著就有美感:《文化‧身體‧樂遊:美感教育的實踐》

美感是什麼?美感教育又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正視它?本期焦點人物,邀請國教院洪詠善研究員,來為讀者介紹美感如何落實在現當代教育中。

《文化身體樂遊:美感教育的實踐》是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暨「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系列叢書的第八冊,以美感教育的理論基礎、實踐案例、教師經驗敘事為主軸,開啟了對課程設計乃至於教育發展的另一種觀察面向與思維。本次人物專訪邀請本書的主編之一──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洪詠善研究員,分享她在教育現場及研究過程中,對於「美感教育」的種種思考。

為什麼我們需要美感教育?

《文化‧身體‧樂遊:美感教育的實踐》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在定義「進步」一詞時,往往著重於「競爭」,如各項指標、數據、排名等等,總聚焦在「能否取得更好的成果」、「獲得更好的績效提升」的層面。然而,2020年的COVID-19疫情,為人類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與影響,「為什麼世界變成這樣?」成為一種反思的途徑與可能,人們也開始放緩腳步,開始思考慣習的價值觀、文化、生活,感知改變,再進一步地覺察自己的身體與感知。而這種回歸身體、打開感官的過程,正是「美感」的第一步。美感教育研究室前子計畫主持人喻肇青老師曾說:「活著就有美感」。美感一直都是存在的,只是人們長期以來看重外在進步價值的追求,常忽略了感受與個人的成長。1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恐慌與焦慮,讓人們終於可以回到身體覺察感知,正好成為推動美感教育的契機。

***
1喻肇青老師認為,人與生俱來覺察、感知世界萬物的能力;「美感」是天生的,不能被灌輸,但可以被啟發。人認為自己沒有美感,是因為美感被蒙蔽了,只需要消除觀念的屏障,讓感覺重新醒過來、活過來(頁15)。
***

以「考試」作為選才的主流價值,以「分數」衡斷優秀與否的單一標準,在這個時代中儼然已是過時的思維;洪研究員認為當代教育,目標在於身體的覺醒,人如何覺察自己與周遭人事物的關係,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這同時也對應著108課綱「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孩子」的理念。

美感教育必須從小做起;所謂的「文化」便是生活的總和,孩子們看到的人事物、聞到的氣味、聽到的聲音,會形成他的文化基因,成為他這一生中不可或缺的養分。

美感是什麼?美感教育是什麼?

「美感」是什麼?若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解釋,就是「以身體感官覺察自己以及所遇到的人事物,然後在互動中,產生了美好愉快的經驗」。而美感教育最常受到的質疑或挑戰,莫過於「美感不是主觀的嗎?」然而,美感當然具有主觀的成分,但同時也存在著普遍性,即所謂的「共感」。例如,喜歡乾淨整齊的環境、討厭充滿噪音的空間、會讓座老弱婦孺……。美感教育引導孩子在打開身體偵測器、覺察周遭人事物時,能把這種「共感」——良善的、具幸福感的、對社會有益的——記憶下來並成為習慣。可以說,美感教育就是在建立一個人的品格與風格。

當然,美感還是有一些原則,例如大家熟知的比例、平衡、對比、結構、強調、韻律等等在視覺、聽覺、動覺、觸覺等美感原則,涉及美感意識的覺察與美感認知。《文化身體樂遊:美感教育的實踐》即以國立戲曲學院「遊戲式軟性地圈」為例,看見學生藉由引導,領略穿越地圈的瞬間,身體克服地心引力限制、充滿靈性的動態美,以及特技表演者(人)與道具(物)互動間,共同創造出來的獨特的藝術效果(頁74-90)。

以軟性地圈作為媒介,觸發身體感知的形成(頁84-85)。

以軟性地圈作為媒介,觸發身體感知的形成(頁84-85)。

洪研究員認為,這些美感元素不僅存在於藝術領域或專業裡,當然也能在數學、化學的世界中,看見多元的可能性;因此,美感教育陶養學生反覆覺察、感知的習慣,而這些原則也可以化為孩子們累積美感判斷及鑑賞能力的鷹架。

另一個常見提問:「美感如何評量?」教師教學往往設計規準和工具來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況,確認他們有所成長。洪研究員認為,不同學習階段的孩子,應該具有不同的學習目標。例如,桃子腳國中小「桃染自得」的茶陶染課程,區分不同年級的學習目標,低年級「能說出並寫出自己的設計想法」即值得鼓勵與讚賞,中年級則需要更進一步地「學會設計構想以規劃物品製作步驟」,到了高年級,便強調透過專題研究與實驗探討天然染劑的特性、功用,並設計桃藝節的文創商品的能力(頁192-194)。

不同學習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目標,始能循序漸進且自然而然地養成美感,覺察身體的感知(頁193-195)。不同學習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目標,始能循序漸進且自然而然地養成美感,覺察身體的感知(頁193-195)。不同學習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目標,始能循序漸進且自然而然地養成美感,覺察身體的感知(頁193-195)。

不同學習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目標,始能循序漸進且自然而然地養成美感,覺察身體的感知(頁193-195)。

洪研究員強調,美感涉及的是「表現程度」,沒有對錯的問題,因此美感教育的評量,其意義不在於給學生分數或定義學生優不優秀,而是讓孩子透過評量過程學習美感、經歷美感。

如何實踐美感教育?

臺灣教育長期以來以升學考試為導向,當代教育現場的教師,也必須思考如何轉換教學思維,導入美感教材教法的嘗試。洪研究員認為,真正的關鍵,仍然回到「覺察感受」,唯有教學者在互動經驗中有所覺察與體會,聆聽自己和學生內在情緒與聲音,充分認知自己是美感行動者,才能夠向學生傳遞美感的意義與價值;同時,教師也必須跨出舒適圈,嘗試與以往師培經驗不同的教學模式——覺察自己的思考與行為模式,例如說話的語氣、聲音所帶來的力量,例如身體不同姿態表達的意涵,常常看到教師蹲下身來,用心聆聽孩子的情景,這是互為主體相互理解具有美感的教學風景,在情緒波動、認知差異、多元需求的教育現場,師生的美感經驗有助於增進彼此關係,一起探索浩瀚的學習世界。教學並不是老師單向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而是彼此經驗的交流。此外,留下「空白」,讓學生思索所學的知識如何與生活相互結合。例如,北政國中的服務學習課程,引導學生思考「高齡社會」、「減塑」、「清除外來種」三大議題,並設計、執行服務計畫,期待孩子活用知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文素養(頁128-142)。當學生接受挑戰,認知原來自己有能力改變(agency),將更有意願和勇氣自我領導與學習。

除了教師,作為學校領導者的校長與主任也是美感實踐者,一起經營具有美感環境促進人際溝通、協作與信任的校園文化。如本書所呈現的「學校本位美感教育課程共構實踐:跨校教師社群協作工作坊」,北政國中、啟明學校、戲曲學院三所學校的美學領導與教師學習社群的協作,不僅交流各校的美感教育方案,工作坊的尾聲以歌仔戲身段總結美感具身化的體驗(embodied knowing)(頁155-168)。當領導重視美感,親師生能夠覺察自我與環境中的人事物,共創幸福美好的生活世界。

期許與展望

隨著美感教育第二期推展,「美感經驗」與「美感意識」逐漸融入課程教學與校園環境設計中。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將隨著人文與科技融通的美感趨勢,持續研發美感學習模組與素養評估方案,透過研發歷程連結國內外美感實踐的場域與社群,編織美感行動網絡。洪研究員期許,每個孩子都能透過美感共學與樂遊,覺察與喚醒美感本能與行動,為更幸福美好的自己與世界而學。

 

*亞太地區美感教育研究室致力推動並探討臺灣美感教育的可能性,近年來出版許多重要的書籍,可供教育工作者及教學者在課程規劃、教材準備及教學方法上的參考。

《素養導向美感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參考指引》(2021)素養導向美感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參考指引(另開連結)

《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2016)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灣(另開連結)

《美感的共鳴:身體與聲音的交響》(2016)美感的共鳴:身體與聲音的交響(另開連結)

《美的律動:身體與聲音教學練習曲》(2017)美的律動:身體與聲音教學練習曲(另開連結)

相關書籍

a